50年前我家乡的老照片

我下载到了50年前我家乡的长条状推扫式卫星照片。

(一)1965年和1968年的我们村和邻村

1965年8月23日的我们村和邻村

图1 拍摄于1965年8月23日。上南下北,有一定的角度倾斜。

1968年11月11日的我们村和邻村

图2 拍摄于1968年11月11日。上南下北,有一定的角度倾斜。

以上两张照片的拍摄角度不同,所以看起来比例有所差别。对比起来,下方的图片更加清晰。由于那时候是黑白摄影,绿色松树林造成了照片中一片片的黑色。

在两张图中,右下方是我们村,左上方是邻村。前些年,国家要求精简基层行政单位,因此两村行政关系已经合并,由一个村委会领导。

那时候村里没有那么多人家。我爷爷奶奶1960年,从山东某地因挨饿而搬到这里,从此成为了这里的人,直到爷爷于2017年在这边去世,骨灰埋在了另一个故乡。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家都是两间房,其中一间是外屋和厨房,里面的则是睡觉的屋子。屋子里南北方向都有炕。如果儿子成婚,则父母和儿子儿媳住在同一间屋子的两个炕上,中间挂一个帘以防尴尬。当然,有的人家可能在儿子成婚之前,单独盖房或买下其他房子独自居住;或者父母搬出去自己盖房或买下其他房子,把原来的房子让给儿子儿媳单独居住。

1960年,在我们村中间的一个两间草房(现在我大爷家下院)中,我父亲出生。我大爷家那个位置,之前只是草房一间,也就是只有一个屋子。1967年,我爷爷奶奶的家在山下的一个位置盖了房,也是两间房,位于山下第二个房子的位置。下院是一户下乡青年盖的两间房。不过,从上面这两张我们村的照片中,没有我家的房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有的地方阴影很虚。其实那不是房子,是柴火垛。

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到有几个大斑。那时候父亲8岁,如今对这几个位置没啥记忆。他打听了一下老人,原来,有一个山脚下的一个地方是一个蛤蟆塘,1962年的照片可以看到一个白斑,但是从1965年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当时发洪水,不仅这个蛤蟆塘被淹没,而且积水面积远远大于那个蛤蟆塘;有两个道路右侧的黑斑是两个大粪堆,粪堆的主人是旁边单间小草房的住户,姓祝。现在那户姓祝的后人还在这住着,但是粪堆早就没了。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仅是上面所说的蛤蟆塘被洪水灌满了,其他地方也是,这些地方有些地方是可耕种土地,有的地方是山。

(二)1965年和1968年的公社

1965年8月23日的公社

图3 拍摄于1965年8月23日。上南下北,有一定的角度倾斜。

1968年11月11日的公社

图4 拍摄于1968年11月11日。上南下北,有一定的角度倾斜。

照片最左边,也是最东边,有一栋大型建筑。这是公社所属的国家储备粮粮库。这个粮库还酿酒,据说工人们需要托关系才能买到这个粮库酿的酒。直到我小时候,国家还要求每年每户必须往这个粮库出售指定重量的粮食,因此,每年到了特定的日子,从粮库门口往外,三轮车、拖拉机、马车(由马、驴、牛、骡子等牲畜为动力的车)等,排队可以排几公里。

我的叔叔在80年代读中专时,在省城读的粮校。那时候,还有邮电学校,我妈妈的一位表妹就是读的邮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公社邮局工作,现在是我们乡邮政局主任。然而,那个时候,女性从邮电学校毕业,会进入邮局进行内部工作。但是,男性从邮电学校毕业后,只能骑着邮政专用的自行车,顶着严寒酷暑,到处送信。所以我叔叔读的粮校。粮校毕业后,分配到公社粮库工作。

这个粮库,曾经对于员工的待遇非常好。年底的福利是,两个人一头猪,还会领很多的鱼、鸡等,我奶奶留着吃到5月份都吃不完。可是,事物都是无常的,也就是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20世纪90年代,粮库按国家要求倒闭了,叔叔领取好像是1万元的赔偿金后下岗了。那时候国企都处于倒闭潮。由于叔叔身体状况欠佳,所以到处打工却无法做重体力劳动,现在有一些私人小粮库,叔叔就去这种地方上班。然而流动性太大,这些小粮库经常倒闭,叔叔也处于不断的失业当中。所有倒闭的粮库后来经常被私人承包,但是很快就又倒闭。因为国家对粮食收购价控制的很紧,想把粮食卖的价格稍微高一点点是不可能的,这些老板挣不到钱。我想起了一条一直以来流传的顺口溜:

粮食一分一分地涨,化肥一百一百地涨,农膜一千一千地涨,农机一万一万地涨。

县政府此时并不在我们公社。因为那时候有特别特别大的一片区域都是我们县的区域。那时候我们市还没有成立,只有一个城,后来市成立以后,从我们县划走了80%的区域为市辖区,其中一部分进行了城市化建设,一部分为市辖区管辖的农村。县政府之前所在的位置,是如今市辖区的一个区域,后于1972年搬到我们公社,1975年又搬走了。

那时候,县初中还没有成立。好像是1968年开始动工的。

西边的大河,至今还在,然而水流没有过去那么大了,而且水里经常有农药瓶,弄得河里都没有鱼了。

1962年,我们这是个丰收年。1965年,我们这发大水,此后年年发大水,尤其是1967年相当严重。

(三)公社书记以及公社的几个工厂

当时我们这里,我们村和邻村都归属公社管理,被编排为××队,我们村是八队。附近还有其他村落也是被编入××队,均为公社直辖。当时的公社书记,是我太姥爷。他是我母亲的爷爷,但不是亲爷爷,我母亲的亲爷爷在1958年去世,当时56岁,至今正好去世60年。母亲的这位爷爷,她叫“九爷”。我的太姥爷从来没读过书,但是人非常有才华,17岁的时候就担任公社干部,21岁晋升为公社书记,公社驻地便是上面图3、图4中的地方。

1960年之前,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很多人饿死。我们这饿死的人主要是小孩和老人,而有的地方更严重。我爷爷奶奶在山东某县,当地政府部门让报名搬迁到一个相对好一些的地方,我的爷爷奶奶也报名了。1960年,我们这接收这些灾民的各个公社,均派出代表前往山东省某县进行政策宣讲,并亲自从山东接他们过来。当时的政策主要是,迁移的灾民按人口领取生活补助,包括钱、锅碗瓢盆、筷子等,这些需要对没文化的灾民亲自交待,需要一定的口才,并且能让听不懂普通话的灾民领悟到这个政策。

公社时期,公社开办了农机厂、被服厂、砖厂、酒厂、炮药厂(前四个工厂在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第五个没有截进图中),生产相应的产品,其收入用来给公社工作人员发放工资,以及用于公社的其他花销。那时候太姥爷担任农机厂厂长。在他的领导下,农机厂非常盈利。华国锋退位、邓某上台后,实行改革开放,公社开办的工厂由个人承包,太姥爷自己便承包了农机厂,承包的第一年便净盈利20多万元。当时的20万元,按对通货膨胀的肉眼观察,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000万。

生产队时期,如果年头好,每个工分能换的钱就多,否则就少。母亲讲,那时候在生产队上班,每个工分可以换3.5~5分钱。家里领取粮食时(地瓜和土豆免费,其他粮食收费),扣一定的钱;还要扣电费,那时候没有电表,就根据家里的用电器来计算,灯泡根据瓦数来计算,扣一定的钱。最终,每年开支一次(有时候年头不好,不开支),我姥姥家全家8口人在生产队上班,开支最多的一次,一年的时间,全家一共挣了50块钱。1983年,生产队解体的前一年,只有这一年,每个工分1角钱。足以看出,那时候的20万元值多少钱。

好景不长,这时,太姥爷检查出肝癌,进行了手术,半年后去世,享年59岁(虚岁)。就在太姥爷检查出肝癌后,农机厂被他的大儿子接管,虽然挣钱,但是经营每况愈下,后来倒闭,并很快进行了拆除。这个位置现在有一片是玉米地,有一片用于乡镇大集摆摊。被服厂所在的地皮被一个黑社会买下,于2007年进行了拆除,然后盖了商品楼。砖厂由个人承包,随着国家禁止红砖生产的政策出台,该砖厂立刻倒闭,厂房还在。酒厂在过去的时候,名气很大,和粮库酒并列齐驱,在北京都有名气,现在虽然名气已经不再,但是酒厂还在。炮药厂后来倒闭,现在仓库的位置还在,厂房被前农机厂老板(也就是我太姥爷的大儿子)推倒盖了鸡房子。

(四)老房子

从图片上,清晰度无法让你看清房子是什么样的。实际上,那时候的房子,有些人家住两间,有些人家是一间,都是草房。

在我出生之前的那一年,也就是1989年,开始陆续有人家把草房改成瓦房。我小的时候,村里还有草房,后来我长大后,草房基本上消失了。如今还在的草房,也是无人居住了,要么是主人盖了新房,要么是主人搬走了,要么是主人去世了。

草房的草怎么编织?

我母亲告诉我,在我外婆家的村里,草房上面的草,是将稻草绑成捆,扔到房子上面,再绑好的。

母亲嫁到我们村后,村里的人让母亲帮忙打草帘子。母亲说她不会打草帘子,村里的人就说那房顶怎么办?原来,那时候我们村是人工打草帘子,然后把草帘子盖在房顶。这种草帘子的厚度明显低于那种草捆子,因此下雨天漏雨是经常事。

由于风吹雨淋,稻草会变糟,所以每隔几年都要重新修整房顶的草。后来瓦出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概1989年前后,就开始逐渐有人家将房顶的草换成瓦。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平房出现。平房需要在房顶使用油毡纸来防水,需要用火烧化,将液态的物质在房顶浇,干燥后即可。但是由于油毡纸经过风吹日晒后会变糟,因此这样防水以后,过10年左右房顶就会漏水,逐渐加重。

前几年开始流行彩钢瓦,质量一般的彩钢瓦每平方米七八十元,一般三间房的人家每个房顶也就是不到四千块钱,成本低于油毡纸防水层,而且更加耐用。所以我们这相当多的人家都在房顶用上彩钢瓦。彩钢瓦从哪来?有时候村里会进来路过的车,用喊话器播放:“卖彩钢瓦,有想买彩钢瓦的请出来看一看。”他们手里有相应的设备,你要你掏钱,他们全给你弄好。我们乡里也有人卖彩钢瓦,并提供安装服务。对于新建的房子,便直接在房顶安装彩钢瓦,不再使用油毡纸了。不仅是平房可以用彩钢瓦,A字形的房顶也可以。也因为这样,现在用google earth看我们村(注:高德地图的卫星地图不全,有相当多的地方都没有卫星地图,就好像联通在相当多的地方都没有3G和4G信号一样,所以需要用google earth才能看到),到处都是红色和蓝色。

不过,A字形的房顶近些年又开始流行了。似乎是A字形瓦房—平房—A字形瓦房在演变。目前还有瓦出售,不过瓦的外观看起来更好看了,甚至有红褐色的瓦,这种瓦相当昂贵,极少有人家用得起。

24 条回复

青山 2018年8月13日 回复

留住这些美好难忘的记忆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3日 回复

有些记忆不美好,但难忘。

AoaBo's 2018年8月13日 回复

林老师听长辈们描述以前的事物,在图中解释,真是挺厉害的,我听我爷爷说过,他小时候,他爸爸在山上遭土匪抢劫被杀死了,这也是他听长辈们说的,然后太奶奶带着我爷爷嫁到了另一个村,那时候很穷,东西都没有吃,穷到只可以吃树皮,草根,我爷爷发奋读书,砍柴卖钱,但是家里太穷,考上高中只去了一个月,后来他参军,在部队里当了个文书,我们家就走出了村里,可以说我爷爷是改变我们家命运的人,听长辈们说起从前的事,我更加的珍惜现在了。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命运从你爷爷这里改变,相当不容易,也说明你家里有这个福分。这一切来之不易,因为还有太多的人奋斗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这种命运的机会。

姜辰 2018年8月13日 回复

一说去过去,都是各种~哎,说真的我很想说,林老师怎么不放现在的照片?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不放现在的照片是为了防止泄露隐私。

姜辰 2018年8月15日 回复

然而~你不就是那边的嘛~233

琛苏设计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用Google Earth Pro。简单好用,还可以看到n年前的记录。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谢谢推荐。这个是客户端,收费的。我可以下载客户端,但是无法使用。我使用google earth是使用chrome浏览器的谷歌访问助手访问的,其他地方都无法连接google服务器。

大致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我姥姥死之前还坚持说草房冬暖夏凉,比瓦房要好。实际上她只住了十几年草房,二十几年瓦房,剩下的五十多年时间都是楼房。
光知道饿死过人,光知道有人逃荒,第一次知道还有再分配这回事儿,长见识了。
通货膨胀参照物不同,很不好算。我爸常说的两个例子,他68年下乡,送他走的时候,爷爷花两毛钱买了一水捎虾爬子全家吃。一水捎大概能装40斤虾爬子,那玩意儿现在30一斤,这通胀率是30×40/0.2=6000倍,
转过年我爸在农村倒腾黄豆和豆油,豆油8毛一斤,现在10斤装的豆油也不到100块钱吧,这才不到120倍。
我不理解的是,你太姥爷都这么厉害了,你姥姥家咋还弄成前面说的那样呢?因为不是亲的,家里人口太多??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老一辈人,习惯了他们自己盖的房子,当然就喜欢这种。

再分配这种,别的省份不知道,但是山东那边过来很多人。当时是用专用的两趟火车运过来的。那时候已经饿不起了,我爷爷奶奶到这了,我爷爷的哥哥跑去黑龙江了,我爷爷的弟弟留在原地没走。我表弟的太爷饿死了。

通货膨胀这个我是按照当时公社教师的工资计算的。当时公社教师每个月32元工资。还有根据当时一般家常菜的菜价于现在进行对比而计算。

我的这位太姥爷,是我母亲的九爷,他和我母亲的爷爷是表兄弟,我这位九太姥爷和我母亲的爷爷,他们俩是同一个爷爷的后代,但不是同一个爹,两个人属于叔伯兄弟。本来亲缘关系就远,再加上人太多,不会照顾到我姥姥家的。我的九太姥爷去世时惊动了整个公社地区(当时已经是乡了)。

B站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最美是故乡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我们对于故乡来说,也只是过客。“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灰常记忆 2018年8月14日 回复

要是放上现在的照片对比会更明显。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5日 回复

我担心隐私泄露,因为现在信息可对比性比过去的信息强,所以没有放,一开始我也想放了。

旧日的足迹 2018年8月15日 回复

我比你好一点点,没住过草房..出生是在老家出生的87年,那时候住的是瓦房..我出生没几年就住进钢筋混泥土房里,不过没住上两年就一家人拖亲戚的福搬到了市里..一转眼从老家出来已经二十多年..家里的房子外墙都开始脱落了。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5日 回复

你比我不只是好一点点啊,是好太多了。我家到现在还在农村,前几年房子漏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房顶盖塑料布应付,直到彩钢瓦出现,然后我们村有类似情况的住户都装上彩钢瓦了。你好好珍惜吧,太多人远远不如你了。

fooleap 2018年8月17日 回复

我也很喜欢地图,上次也下载到了这些六七十年代的地图,和目前的卫星图对比,区别特别明显。尝试将现在的地标叠上去,范围小点还好,范围一大就不那么重合了。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17日 回复

范围大了就不那么重合,是什么原因呢?地理特征变化了吗?

fooleap 2018年8月17日 回复

只是地理特征变化应该是看得出来的,应该是那些地图没经过处理成平面地图可用的。
之前我测试有弄到网页上 https://blog.fooleap.org/wantou-1970.html

云顶天的世界 2018年8月26日 回复

早几个月回过一次童年居住过的地方,在城市中间,居然可以几十年后还保持原样,真的是惊到我了。

林海草原 2018年8月26日 回复

看来城市建设还没有将你们那地方驱逐出去啊

YIR 2018年9月8日 回复

我在13年也去看过一次我只呆了一年的住所,除了没人住以外,其他的都还好,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林海草原 2018年9月8日 回复

现在还有人吗?没人的话,房子破旧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的

回复 青山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