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凉山兄弟》

《我的凉山兄弟》这本书是刘绍华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研究课题,博士论文做好后,又陆续进行研究,跨度10年,长达20个月。身为一名女性,深入到极度贫穷落后,且毒品、艾滋泛滥的地方去研究,很不容易。既然是研究,就需要与当地基层百姓交流,这中间要克服许多障碍,包括语言、民族、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本书讲凉山州彝族群体的毒品、艾滋、流动青年问题,而这正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敏感问题。我曾到这里唯一的一所大学蹭历史系的课程,授课教师说,目前的民族、宗教、政治问题是敏感问题,不允许随意研究。而作者本人身为台湾地区的人,在境内进行有关研究,其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这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里面有关人类学等有关学科研究方法的概述我看不懂,在这里就不加以讨论了。

这本书讲述的地方是凉山州昭觉县“利姆乡”。这个“利姆乡”是化名,我根据地图显示的位置,在昭觉县地图中查到了其真实名字叫庆恒乡。作者走过的地方,和作者采访过的人,都是化名,这是为了保证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在昭觉县人民政府网站上查找了相关资料,“在2005年,全县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7.35%,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91%”,“汉族占全县总人口0.26%”。

这本书从三个方面讲:“毒品、艾滋和流动青年”。这三个方面互相连贯,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毒品的传播,导致了艾滋病的传播。毒品的传播与流动青年有关。流动青年“流动”与本民族的民族习惯、民族历史发展、民族生存压力等均有关系。所以我将这本书的内容重新架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描述。

全书梗概

这个图只是简单的描述,可以更加细化。我之所以没有细化,是因为最近的一些形势导致我不敢去说这个问题。

这里我说一下书中没有的,却与这有关的一段历史。彝族的发源地是云南省昭通市(书中第100页也提到了)。目前在昭通,有一处六祖文化广场。本地人告诉我,当年一位大干部挪用公款,将本来用于修建公园的公款用来修建了六祖文化广场。后来他被双规了,上面又重新拨款修建了公园。这里我去过,位于昭阳区旧圃镇葡萄箐,旁边是雍正八年康熙的表姐组织修建的观音寺。这个广场在网上有照片,六祖分支的传说在网上也有,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我的一位云南省文山州的朋友,虽然会讲彝族语言,但不认识彝族文字,对彝族的历史也不了解。根据我看到的资料,文山州彝族群体应该是二祖的后代。

作为彝族发源地,现在昭通的彝族人口却很少,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很敏感,是因为历史上的某个群体在这里对彝族人进行了kill,然后他们便在这里安居。所以这里那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大概在十分之一,部分地区在五分之二以上,而彝族人口数量就很少了。据本地人告诉我,历史上可能有几次的kill,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查不到可靠的相关历史资料。

目前,种种问题难以解决。凉山彝族群体生存状况还是令人堪忧,可能相比之下,云南的彝族生存状况要好得多。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但必须重视他们。我想,一定有人在努力,只是目前还没看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一切都会变好的,把它交给时间吧。

2 条回复

MrHe 2017年10月26日 回复

云贵地区自古都是蛮荒之地,最近几十年才有发展

林海 2017年10月26日 回复

是啊,这边还有很多地方保持着原始状态,这种状态,既有古朴,也有粗狂野蛮。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