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前不久我才知道和菜头已重开博客,而这已经是6个月之前的事情了。作为十几年前便开设了独立博客的博主,当时的博客圈很少有人不知道和菜头。
先说说我对和菜头仅有的了解。
2011年,我从一本讲述Linux日常使用的书的配套光盘的视频中看到了一个网站《槽边往事——比特海日志》,这就是和菜头最广为人知的博客。
就在那段时间,我发现他其实还有两个开设更久远的博客,内容是同步的,在2009年底全部被“隔离”了。有其他独立博客记录了原因:当时他点评了一个社会新闻。具体是什么新闻,时隔十余年我已经不记得了。那时,他的文章后面会附上一句话和一张图,巧的是这张图我因为很喜欢便保存起来了,如今贴在这里,一起回味。
和菜头在没有被“隔离”的博客上发布的内容与另外两个博客同步。根据页面版式、302跳转链接、页脚的电话号码等信息,我推测这个博客托管在了罗永浩创建的牛博网上。这个网站对近些年走入博客圈的博主来说应该都很陌生。想当年,牛博网上群英荟萃,也正因如此,牛博网被强制关闭,服务器被迫迁移,随后也被“隔离”;老罗在国内服务器重新开设了“嫣牛博”,将其定义为“阉部落”。2013年夏天,老罗关闭了牛博和阉牛博,但《槽边往事——比特海日志》一直保留着。几年后,打开《槽边往事——比特海日志》,页面提示数据库空间已满,博客倒下。
和菜头曾经利用Feedburner(后被谷歌收购)提供邮件订阅,该服务通过抓取RSS更新,自动向订阅的电子邮箱发送新的内容,无需手动操作发送过程。我的邮箱收到的这些邮件,至今依然保留着。
几年前,和菜头转战WX公众号。然而,他的写作风格却在写公众号不久之后就变了。
和菜头在2011年7月23日的文章(互联网档案馆,同步链接)当中提到:“我的实名并非和菜头,而是赵得柱“,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实名字。
当我看到《重开博客》以及2020年注册的新域名所发文章《1587》,我深有感触。自从我2016年12月29日重建博客以来,对于他提到的问题,我也被影响过,我也思考过。这些问题,我将直接引用“槽边往事”的内容叙述,并在引用之后,讲述自己的思考。对我来说,能够支撑到今天,靠的是一种更猛烈的坚持,这种坚持除了要求自己坚持思考和写作之外,也是在坚持一些“反抗”。
博客算是网络近现代史上的一款老产品,在中国早已经式微。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大规模地转移到App里去,不再写长文,而是以发短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所以,博客在中国已经完全过气,而我这样的行为应该算作是一种复古。
类似的事情,包括我在内已经有无数的人曾经提起。
对不少人来说,不仅仅是“不再写长文,而是以发短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而且连阅读长文的能力都已经退化甚至丧失。打开一篇长文之后,心浮气躁之下草草看两眼就关掉,只愿意阅读包含图片和视频的短文。
这一点,在独立博客圈表现同样非常明显。在一些以记录日常为主的博客中,包含着很多图片的短文,下面的评论就有很多;而我的博客当中,上千字甚至两三千字的长文下面评论数则少得可怜。
每家大公司建立起一个平台,把内容和用户全部集中在自己的App里。
他们习惯了打开App,并且将这种动作视为上网本身。
这些App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了流量内循环——利用用户的人际关系进行捆绑,并限制外链、限制跨平台分享。APP内包含着无数不透明且动态变化的“红线”,于是靠标题党和谣言组成绝大部分内容,将人们推进“娱乐至死”的怪圈中。
有些人将这种现象视为国内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似乎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时代发展“潮流”。而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国内互联网背后有一只“手”,无时无刻不在操纵这一切,有意将国内互联网创造成这个样子,目的很明确:让绝大多数人愈发心浮气躁,进而丧失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成为一名只能被动接受由他们编撰(抑或是杜撰)的一切知识、思想和情绪的机器。这个目的对哪些人利好,懂的都懂。
只不过,总有那么一戳人是例外。
只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和同时使用台式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两类人。简单说起来,只会用手机上网的人不大适合阅读,他们的行为习惯是快读扫读,然后就要留言发表看法,并且喜欢在留言区里骂人。会使用电脑,熟练进行Web上操作的人,毫无疑问眼界要相对宽广一些,多少见识过一点世界,这些人还保留有阅读的习惯,也知道讨论的形式和规则……这样的读者群和这样的讨论,一旦产生之后就可以保留在互联网上,可以为搜索引擎所查找,于是就对所有人提供了永续的价值。
根据我的经验,将“会使用电脑,熟练进行Web上操作的人”都描述为“眼界要相对宽广一些,多少见识过一点世界”过于绝对,但是,这类人确实要比“只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在阅读和讨论方面有太多的优势。
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上面图片中的两本书。奥威尔的书描述了人们出现“对真实世界认知能力的毁灭,更是人自我意识的毁灭”;赫胥黎的书描述了“科技并没有令社会的人民精神进步,反而让社会文化倒退”。现如今,二者都存在,并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背后的那只“手”,有足够的能力对这两类人分别施加类似于两本书中描述的“法术”,拿捏的恰到好处,无懈可击。
和菜头在文章中还提到:
十五年前,我是用WordPress架设博客,购买了独立域名,委托朋友帮我购买了虚拟机。唯恐访问速度慢,唯恐国内读者看不到,唯恐搜索引擎优化不足,唯恐博客界面难看。为此我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申请过ISP,替换过不知道多少套模板,用了许多种性能优化插件。
我可能还要考虑是不是在GitHub上架设一个静态博客,是不是要在Typecho和Hexo之间做选择?因为blogger和WordPress已经不是最流行的了,用起来不够前卫。
我也有一部分相似的经历,而我折腾的更多。
2016年12月底重建博客之后,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折腾。我折腾过Typecho、Zblog PHP、MovableType(阮一峰的网络日志使用的程序)、Flatpress、Ghost(自托管)、PivotX(已停止开发)、Farbox 2.0(折腾的掉头发,再也不玩这个了),以及一些我已经记不住名字的程序。我还尝试建立Jekyll、Hexo和Hugo三类静态博客。最新又想折腾Halo程序,但我没有闲置的VPS了,也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我自己的博客使用的程序,从2011年到现在,经历过WordPress、Jekyll、Zblog PHP和Typecho之后,又回到了WordPress。现如今,Litespeed环境,无论是开源的OpenLitespeed,还是针对单个网站免费的Litespeed Enterprise,都对WordPress和其他一部分PHP程序提供了足够的优化,速度丝毫不差。WordPress使用起来难度最低,有足够的、完善的资料可供独立查找。因为,在简体中文圈,在那只“手”的操纵下,有很多人的戾气非常重,他们喜欢嘲讽求助者,而不是帮助求助者。最好的办法,是独立查找资料,询问可靠的人,而不是有求于那些嘲讽者。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平台看样子能够持续稳定地存在下去?以及今天才存在的特色问题:如何让一篇文章成为互联网上的文章,而不是App的内部文章?也就是说,它可以被搜索引擎找到,被他人简单容易地跨平台引用和链接,让我明晰地看到trackback和feedback。
你看,独立博客上的文章不就是互联网的文章吗?
我在文章中添加了对其他内容的引用和链接,都是跨平台的。
我的博客,并不像“槽边往事”一样拥有流量。反之,正如上文中提到的,评论数少得可怜;在inoreader和feedly的订阅量远少于以短文、丰富的图片为主的日常记录博客,也远少于记录较多但思考较少的博客。
要知道,“不再写长文,而是以发短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的现状,对那只“手”的操纵者而言是好事,可对我们呢?我意识到,我们被这只“手”操纵而丧失了重要的东西,影响的是我们自己的一生。
因此,我要“反抗”这只“手”制造的所谓“潮流”。
我不仅要多读书,多观察这个世界的不同角落,多记录,多思考,并且要保留自己写作长文的能力,增强自己写作长文的动力。因为在写作长文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积累的思考通过一定的逻辑记录下来,不仅记录了世界最真实的样子,而且还锻炼了那只“手”试图抹杀掉的能力,这二者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我的棱角,并没有全部被这只“手”磨平,有些反而更尖锐了。
76 条回复
没有见证到博客的“黄金年代”还是有些许遗憾的:(,不过能有机会使用上这样的媒介,对我的生活来说,增添了不少意义和乐趣。
阅读长文能力的衰退确实是极为明显的,我的朋友也曾提到过,包括我自己其实也衰退了不少;初中的时候能够连续看完三册平凡的世界、几大册福尔摩斯探案集,现在呢——没有这个耐心了。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是否长文能力的衰退伴随着、或者本就是耐心的衰退?一种急躁的情绪弥漫在我们中间。
《1984》看过,看完的时候只觉得全身鸡皮疙瘩,一种压抑的情绪让我难以呼吸。或许就像《双城记》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信息的获取从未如此便捷,学习从未像今天一般如此之自由(限于计算机学习),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危机。技术本无好坏,好坏之定性取决于他的使用者。
时代的风潮我们是无法去控制的,但正如你所说,我们可以部分方面做一做“反叛者”,继续在某些方面保持我们的棱角;有意识的继续培养自己的耐心,培养自己阅读长文的能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让算法来投喂我们的思想,或是人云亦云。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无法消灭那只“手”,但我们的“反叛”至少对自己来说受益无穷。这个过程需要比以往更大的耐心,需要强大的自控力,但我们可以做到。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快节奏。
学习要快,工作要快,就连娱乐也要快。
大多数人被困在了这种快节奏中,最终习惯快节奏。
快,成为了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慢下来就成了折磨,人们更容易急躁,耐心也越来越少,快,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的思维,短视频,短文章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体验。
生活可以快,但不能习惯快。
“最终习惯”之前,是温水煮青蛙一样过渡的。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时候,为时已晚。
我很能感受到这个时代的人的戾气之重,包括我自己,跟十三四岁也是截然不同的境况,那时候长如《穆斯林的葬礼》也照单全收,活在了一个多么快乐的精神世界里,这些年慢慢浮躁起来了,虽然时间其实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由自己掌控的。所以我们应该去反抗那只“手”,我明白这只手的寓意,也很欣慰身边有人在反抗和正视,这样的人只是散落着人群里,但绝非少数。
勃朗特笔下的简爱,简﹣奥斯丁笔下的伊丽莎白都是喜欢读书,喜欢独立思考的人。这是这些女性超脱于那个时代的原因,书籍淬炼出了她们的独特人格魅力。简爱从小遭受虐待,没有玩伴,才让她一直于书籍为伴,使得她的人格独立而强大。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阅读长文和记录长文的习惯,是增加生命厚度的良方。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接受讯息的方便程度而言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但是一不小心也会如暗流一般把人卷进纵深海沟,我们要更加能把握其中的平衡,对待生活绵里藏针,尽量不让污浊的气息近身,坚守自己的骨气。
你并不是孤身一人,坚持正确的事情且能够从中收获就是幸福的,即便博客的大好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还有办法,还有媒介,默默抵抗这股洪流,我很开心看到这样的文章,甚至热泪盈眶,会有人明白你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也会默默为你祝福。
看到你的留言,我也热泪盈眶。谢谢你的理解,同时你用很凝练的语言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们要努力坚守自己的这份信念,在看不见光明的漫漫长夜中,给自己点燃一盏烛火。
观近几年国内互联网"趋势"。细想之下不禁脊背发凉,所幸未受其”引导”。还得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强化自身才是。
我也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得到我所说的这个结论的。秦国从未远去。
我写博客的初衷就是想找一个可以在互联网上表达和记录我自己的一个地方,后来发现第三方都有关键字审查,便开始自己折腾,搭建独立博客。如今在短视频、快餐娱乐、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的环境下,还在坚持写博客,分享自己的思想、观念的人,都挺让人佩服的。我自己也因为工作、生活慢慢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越来越水了。我收藏林海草原也很多年了,一直看你的博客,挺敬佩博主的,不屈、向上,希望自己向博主学习,也希望博主的博客、博文、生活、身体都越来越好!
谢谢夸奖。我们一起加油,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写作。加油!
我算是完整经历了博客的萌发——兴盛——衰败整个流程的互联网老人了。
当年blog这个名称刚从海外传到中文互联网,是新浪最开始将其发扬光大,利用名人效应很快搞起了新浪博客,很多人的第一个博客就开在新浪上,就如同QQ空间一样普及。再之后,博客大巴等等一些提供聚合服务的专业博客网站兴起,不堪受人摆布的人们又纷纷整起了独立博客。记得我的第一个独立博客是用Z-BLOG搭建的。
……
此处省略3000字。
其他的不多说了,现在确实如博主所述,互联网上大企业做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封闭,中文搜索引擎已经搜不出什么有营养价值的资料了,只有不断更换APP进行站内搜索——虽然那些结果也同样质量堪忧。
好在我们都在坚守着博客,从zblog换成Wordpress,我个人认为是你正确的选择。现在国内互联网公司正在杀死互联网的“互联”功能,简中圈已经完全不堪入目,这是看不见光明的漫漫长夜。
也是历经博客的老人了,学生时代用过博客大巴,新浪博客,百度空间(一度成为百度的摄影博客上榜用户),后面自己独立建站,接着放弃。进入社会后,慢慢越来越少独立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和自由活动空间,陆续失去长文写作能力。人到中年后,选择重开博客,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一块自己思考空间的自留地,或是分享或是自己的回忆便签,也希望能够重新拾起长文写作的能力。
你的博客建设的很不错,祝你如愿,并一直坚持。
我正式接触互联网是17年,到现在23年,就短短这几年变化太大了。
说实话的人少了,可能是说累了也可能是遭难了。
幸亏小众的独立博客好一点,至少我们还没有迷失。
看看小红书看看抖音的评论区,感觉好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们现在的坚持也是很难的。我今天看到了我的旧站备份的一篇文章,是一位名人的演讲,他剖析了在2012年的时候人们的戾气从哪里来的,现在来看依然是这样,而且更甚。
我从04年开始接触 SNS ,可以说评论区的戾气从来如此,只不过是优质表达少了,显得更差了。
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有头脑的。
对,这部分人就是被1984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