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也会看破红尘——读李开复《向死而生》

我读过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是我读大学的时候了,我记得那本书里提到李开复的家庭,学习经历,在苹果、微软、谷歌的经历,以及开办创新工场的激情和奋斗史。那时候我在网上搜索过,这本书给了很多人为事业拼搏的激情。今天我提到的,是李开复的新著作《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李开复这么充满激情的人,怎么会提到“死”呢?这就是因为他的身体出了问题,淋巴癌第四期给狂热的他来个当头一棒。因为这场病,李开复看破红尘了。这本书中,李开复先是介绍自己检查身体的缘起,发病和治疗的全过程,后面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反思。

在这些反思中,他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的角度进行反思,又提到了与台湾佛教的发起人星云大师的交流。李开复觉得,他自己的前半生太过顺利了,在国外顺利读博,顺利娶妻生子,又顺利打拼自己的事业,虽然微软的官司让他遭了不少罪,但是事业的飞蝗腾达让他从未停下脚步。在这个过程中,他剧烈消耗着自己的身体,消耗着妻子和家人对他的关心,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书中提到,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无时无刻守着电脑,包括睡觉的时候。白天可以10分钟内回复邮件,睡觉期间电脑都保持着开机响铃,可以保证2小时内回复邮件。为了保证自己的”效率“,他妻子熬到后半夜给他熨衣服,包裹在塑料袋里,以保证他抽出来就可以立刻出门上飞机。无论何时何地,行程安排的特别满,保证自己实现最大化的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他靠咖啡提神,身体不舒服时吃很多药。以至于得病后,在品尝咖啡时,说这咖啡怎么这么好喝,他家人说,你以前喝咖啡从来没品尝过味道而只是提神。在生病后,他妻子把他吃的药都拿去给医生看,医生吃惊之下说,这么多药你居然能吃得下去。

在病中,李开复拜见星云大师时,星云大师问他: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李开复不假思索就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大师对他说了很多,我觉得说的最直接、最刺激我的是:“追求最大化影响力,最后就会用影响力当借口,去追求名利。不承认的人,只是在骗自己。”

在患上这场大病后,李开复说:“这场大病把我推到生命的面前,一次次地质问:褪去这些虚名与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也应该反思。很多人都会想,现在年轻,不为事业好好拼搏一把,以后就没机会了。这种想法没错,我也有,只是拼搏的过程不应该像李开复这样,而应该注意劳逸结合,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家人的关爱甚至家人的存在。没有任何人对我们理所当然地、单方面地好,我们要懂得感恩并且回报。李开复后期也这么做了。

这本书有个章节对我的刺激很大,是李开复在爬山锻炼身体时,与他父亲的“偶遇”。他父亲的骨灰寄存在了慧济寺,在他换一条路下山时,无意间遇到了这座寺庙。他之前来到这里祭奠父亲时,都是来匆匆去匆匆,从来不知道寺庙的具体位置。在父亲的骨灰,以及地藏王菩萨身边,他想起了很多事情,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像父亲那样从容、平衡、遵从个人的界限。

我曾经在QQ空间发表过一句话:”看破红尘并不意味着要出家,更不代表着消极,而是为了更乐观、从容地去面对生活。”我写这句话时,还没有看这本书,这句话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而写出来的。先自我发现李开复也在践行这句话,虽然他看破红尘了,但是他的事业心没有减弱,他依旧在拼搏自己的事业,只是注意劳逸结合,而且对家人投入了更多的爱。所以我更加坚信自己这句话说的正确,容许我自恋一下,虽然我经历了很多坎坷与磨难,但我似乎初心不改,而且越来越乐观,还越来越八卦,没救了。

印光法师在《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中写道:“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不知道李开复有没有看过这句话,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印光法师这句话是一个警钟,尽管李开复没有表现出出离心。

这类书似乎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并不相符,当然前提是忽略主流价值观是否正确的疑问。之前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年轻人,你为什么睡不着》,里面提到就是现今普遍存在的问题,似乎成功就要少睡觉多把时间用在奋斗上才能成功。似乎我的想法不太一样,我真的不奢求自己有多大的事业,挣太多的钱。

希望这本书能给所有人一个警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条回复

陈仓颉 2017年11月1日 回复

曾经读过李开复两本书:《世界因你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后者还带签名,我把他们当作鸡汤书籍来读。没想到现在作者变这样了…

林海草原 2017年11月1日 回复

其实作者并没有因此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只是他不再执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