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没有来更新了。这一个月,读完了《慢思考》,正在读《赤裸裸的未来》。还有几本书在床头放着。一个人睡双人床,床头有空间给自己放置书籍。闻着书香,享受着读书的乐趣,这也是我不喜欢电子书的原因之一。纸质书有无法被替代的优点,虽然床头还放着自己以前省吃俭用为了看教师资格证培训视频而购买的廉价华为荣耀平板,但是还是纸质书给我想要的知识和感觉。
上个月,我把以前注册的微信小号拿出来用了。当时是为了添加我的笔友。事情是这样的:我的笔友提议终止使用电子邮件互发读书笔记的活动,并留下了微信号。于是我拿出这个微信去加。这个成为了新的私人微信号,并不是与其他微信号并存的,而是唯一的。
这个微信小号之前出了自己的微信大号以及注册的其他小号外,没有其他好友。微信大号有两个,一个是2013年1月12日注册的私人微信,另一个是2016年注册的工作微信。私人微信在2017年4月4号还是5号(具体不记得了)晚上冻结。工作微信除了偶尔登陆上去看看工作微信群以外,不使用。那么,这次拿出自己的新微信号添加好友,意味着自己重新开始使用这个当前在境内地区普及率高的社交软件。
这个月,我决定将新微信启用,我准备将高质量好友添加进来。于是我设置了一系列的门槛,防止出现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明的那些恶劣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问题。我设置的门槛如下:
一、根据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研究,人最多只能与150人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考虑到还有线下社交关系,且避免朋友变成网友,因此新微信号加好友数量限制为“邓巴数字”的五分之一,即30人。由于微信无法得知对方在线状态,因此默认对方不在线。
二、新微信号加好友条件:不以微信作为第一或唯一通讯工具;遇重要事情、紧急事情、对时间要求比较仓促的事情等,不使用微信进行交流;不使用微信进行金钱往来,如微信红包、转账等;不使用微信传输文件,包括图片、视频、文档等;不将我拉入任何群聊;不使用微信进行语音和视频即时聊天;对有需要发语音的情况,必须选择打电话进行交流;不对我的在线状态进行试探;等等。
三、新微信号加好友条件:语言组织能力正常,不会出现下列情况(长图):
(图来自散文吧,侵删)
新微信号使用时间:工作日(苦逼地包括周日)21:00-23:00;晚上9点下班的那几天,则为22:00-23:00。登录频率看心情。周末的登陆频率也看心情。
早就有人在网上写出文章论述自己应对微信的问题,上面那张图就是从一篇文章中看到的。这张图里表达的情况是偶然吗?不是。恰恰相反,它已经成为社会的通病。
在4月份,一位老乡考博,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来咨询我这个水平不高的硕士毕业的人。由于一些内容在语音通话时不方便记录(尤其是一些名词,我不知道字怎么写),所以当时她发短信给我。让我吃惊的是,一下子发来9条短信,而这9条短信的内容拼接在一起,不过接近70个字,一条短信即可容纳。我又联想到去年12月份另一个老乡在微信上连续发了十几条,每一条都类似于上面那张图中的情况,而且恶劣的是文字和语音夹杂,对我当时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拖延。
我设置这些门槛,给我的效率提升了很多。最深有体会的是,我给一位研究生师妹修改论文。那时候工作上的事情我已经处理完了,有时间继续修改论文。我将在电脑上挂着的腾讯TIM界面关闭,专心弄论文。当时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修改,另外一半的修改在几个小时后结束,并且我写了一封很长但是条理非常清楚的电子邮件将论文存在的其他问题一一列出。写完后,发给师妹,那时候的成就感是很长时间内斗未曾有过的了。
《慢思考》这本书论述了人大脑的生理学基础,论述了人思考和做事的心理学基础,将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应对信息爆炸的态度和做法进行论述,找出人在这个时代出现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并根据生理和心理学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避免随时在线。随时在线影响的就是专注,使人出现效率极其低下的多任务并行。按照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我深刻体会到了专注是多么高效率的做事方式。
这就是我设置如此高的门槛背后的原因。设置门槛时,还没有经历修改论文的过程,但我已经从很多小事情上体会到了专注的好处。现在回想起来,设置门槛真的是必要的,虽然在微信上排除了很大一部分好友,但是我不后悔。
上面我提到新微信的登陆频率看心情。对这些我表现出一种随和的态度。记得原来的微信冻结之前,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说说,当时写的比较长,大概意思是:微信不用了,找我用其他方式,并解释了原因。有好友跟帖说:“有这么复杂吗?”其实,外表看着复杂,但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不会放弃自己的对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事情的专注,去迁就一群手机依赖症晚期、懒癌晚期患者;我不会放弃自己的各种能力,去迎合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或丧失的人在沟通问题上出现的恶劣场景。
那么,按照我好友的意思,我不去迎合别人,那么别人就要迎合我咯?我想说:不是。在沟通这个问题上,有一套不死板、不成文但普遍适用于整个社会的准则,我认为这个准则是做人的原则,不会随着沟通方式的增加(注意是增加,不是改变)而出现任何的变化。随和不代表放弃原则、违背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16微信公开课上说过:“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一个好的产品不是黏住用户,而是尽量让这个用户离开你的产品”。张小龙还谈到“我们要考虑的则是怎么样更高效率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而不是让用户在微信里面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我们希望用户在用微信的时候,最高效率把必须要做的在微信里面做完,把时间留出来去做很多别的事情”。
然而随着微信越来越臃肿,它囊括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微信越来越让你处于一个永远用不完的状态,似乎想涵盖一切与你生活相关的东西,让你无限期停留在微信上。上瘾,也就是这样来的。防止上瘾,也是我设置加微信好友门槛的原因之一。除了聊天功能,其他功能我一律使用替代品,目的是防止上瘾。
我还花35.2元买了最新的一本书《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我是一个反上瘾者,一切让我上瘾的东西,我都会想尽办法防止自己上瘾,并试图找出它们让人上瘾的根源。买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此。
这是我今天突然出现灵感而写出的文章。没有经过任何构思,所以写的不好,请多批评。
3 条回复
在这一块我们可能有共鸣,逐渐并不喜欢微信的一个地方正是它已经无法做到“用完即走”。后来我们做来语直搜,极简的上网主页,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想用随时打开,不用马上可以关闭”的逻辑。
是的,同感。我看了你的来语直搜,非常喜欢,已经设置为浏览器首页。感谢你们能做出这么符合人性的网页!同时非常赞同你们的核心目标,希望你们继续加油,努力维护下去,支持你们!
都加油!